设计网站的同志背景主要有两种:学计算机、学艺术。基本上会写代码的不懂设计,会设计的不懂代码,这个格局似乎到今天还没变。某些学计算机的同学,有自己的审美品位,也能够做出看起来不错的网站,但学艺术的同学普遍难搞懂代码,我曾经还去过望京央美宿舍辅导朋友。

  论坛对技术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03年的时候,我每天在蓝色经典翻老帖子,04,05年主要呆无忧脚本和中国XML联盟,ChinaUI我认为没什么技术含量,我又不搞艺术。

  当年无忧论坛的月影斑竹都已经 出书 了,时间过得快,大家的进步更快。

用脚本吸引眼球

  开始做网页设计,我们能把页面完成就不错了,受网络上作品的影响,才慢慢开始追求各种吸引眼球的特效。因为觉得那个东西特牛,而事实上,01年那会能写脚本的人薪水的确挺高。

  当时进各种品网,一靠华丽的设计,二靠炫目的脚本,对简洁没有任何概念。后来发展成熟些,顺理成章的诞生了很多提供“眼球服务”的技术网站,有好心人把网络上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分门别类整理好。我们这些爱好者们每天就去找,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能用在自己站上。

  我曾经做过的事情,耐心的去翻每个站的各种新鲜货物,用收藏夹再次整理。最典型有篇“Javascript最常用的XX个经典技巧”的文章,罗列了几十条简单易用、效果突出的脚本。不懂也能方便使用,反正记住这段代码是干啥用的就可以,好像在02年已经传开。

素材造成设计贬值

  用素材的目地是为了高效作业、批量生产,但必然会导致设计质量的下降,以及同质化的严重问题。当时大量的水晶风格按钮、韩式图形修饰,在每个设计网站都能看到。

  为了更快捷的生产、更直观的让客户选择,诞生了大量韩式、欧式、美式风格模板。网络上有大批倒卖截图、模板的商人,靠这挣了几个小钱的同时,也把设计行业祸害的够呛。

  好多漂亮的素材属于那种看一次还可以,多看几次就腻味的东西,最讨厌的是大家都有,出来的作品怎么看都眼熟,于是很快一阵风似的就过去了。好比当年 有风的日子的站长阵风,呵呵。

  03年开始有网友陆续公布截图库,就是自己搜集整理的网络上不错的网站截图。紧接着也有网站专门提供类似的服务,差不多同时,国外冒出了不少showcase的网站。

重构革命

  到此我们才知道以前那些书上写的“不建议多使用div”是句屁话,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研究更成熟的作品。往后才算对网站界面设计有了概念上的入门,起码晓得了有结构、表现、行为这回事。

  最关键的,我认为重构代码的同时,推动设计风格的变革。我们已经开始注意为什么老外网站总那么简洁?为什么css写的页面就简洁?也有朋友认为,是web2.0推动了 网站重构的发展。

  做代码重构的同学,基本都有从规范到极简,再回归灵活的过程。上次我们去分析ExtJS的代码,效果没的说,但那个结构复杂的不得了,光css就500k还多。

用户体验之后

  开始专业论坛上谈最多的是UI和GUI,基本与软件有关,比如ChinaUI也是在当时背景下创办的,包括后来的 UIGarden。他们说的要么我看不懂,要么我认为很简单,挺奇怪的。我意识到做web和graphical完全是两个概念,于是给提了个WUI,结果没人理我。

  做GUI不错的同学,做web不一定灵。虽然两者的目的都是传达,但graphical更偏向设计图形,web偏向设计信息。到现在为止,我还只做过基于web-based的产品,这一个方面就够折腾。

  做为一名实践者,最深刻感受到的是积累不够,处理事情每次都要搜肠刮肚。另外,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追求设计的理想主义,那得靠怨妇般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