亿航载人无人机被质疑:蒙太奇宣传片而已(6)

2016-01-11 10:17:18 来源:互联网作者:佚名 人气: 次阅读 417 条评论

两天前,一家中国智能无人机公司亿航在美国CES电子展上发布了一款载人无人机,官方称“全球首发了全电力低空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-亿航184”。然而,两天后他们沦为了笑柄。...

  商用预测:Google 六年未成功,亿航只要三四个月?

  亿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在 CES 发布后,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四个月内商业化。”

  媒体报道中提到,184 的预售时间是 2016 年,那么亿航所说的“商业化”大概指的就是预售,而不是发货。一条条地捋,就拿美国来说,不知 FAA 为 184 开辟一个新的飞行器种类,并允许其上天要多久?

  在管理机构给出定义前,亿航给 184 创造了一个分类——自动驾驶飞行器(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)。加上亿航 CEO 胡华智曾说“184 颠覆的是汽车不是航空”,两者同样无需人工操控,同样瞄准着更安全、绿色的出行方式,因此借鉴下自动驾驶汽车(Autonomous Vehicle)的商业化步调就很有必要了。不说远了,就说说最近的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:

  2009 年,Google 开始在加州测试自动驾驶的丰田普锐斯

  2010 年 10 月,公开自动驾驶汽车项目

  2014 年 12 月,发布功能完整的原型

  2015 年 5 月,获批在加州部分公路上实验自动汽车

亿航载人无人机被质疑:蒙太奇宣传片而已

  目前 184 已经度过了在森林空地里秘密试飞的阶段,向世人公开展示了这个极具野心的项目,相当于 Google 自动汽车的 2010 年。按照 Google 的节奏,184 在美国公开试航时间最快也要 5 年后吧——假设飞机跟汽车审批节奏一样的话。184 什么时候能够成为被美国法律认可的交通工具,还要等自动汽车拿牌上路了才能进一步“预测”。

  诚然,这种类比并不严谨,但将两者同时放在美国的交通监管下的话,都是开创交通工具新领域,都是自动驾驶,都需要经过审批-试航/试驾-再审批-上市的一个过程,未尝没有一点参考价值。

  更何况,一个是自动驾驶汽车,一个自动驾驶飞机。

  从亿航看中国创造,你打几分?

  亿航最初是一个众筹明星,在点名时间获得 37 万人民币,又在 Indiegogo 上筹得 86 万美元。非常值得称赞的是,筹得足够的钱后亿航完成了产品研发,并发货回报了众筹支持者,仅此一点已经胜过了不少众筹同志。后来亿航在资本圈的动静越来越大,先后获得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和 4200 万美元 B 轮融资,成功完成了众筹明星到风投辣子鸡的蜕变。

  但 184 的火辣亮相却让人无法不留个心眼,一是过于病毒的传播方式效果,二是过于自信的上市时间,三是不予解释的安全问题。四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否定。不禁让人怀疑——这究竟是一个概念产品,还是一个吸金噱头?

  我们衷心地希望亿航能够让 184 走进现实,因为我们希望在亿航能像索尼改变日本制造的形象一样,将中国创造以正面的形象搬上国际市场。

亿航载人无人机被质疑:蒙太奇宣传片而已

  已经可以看到的是,这几年的 CES 上,中国创造已经成为全球新力量,我们希望登台亮相的中国企业能够获得顶尖投资机构的巨额融资,也希望他们的概念产品能够真正走进现实。只是在经历了游侠汽车,云视链等等欺诈忽悠型创业公司之后,人们天然会对太过革命性突破性的技术保持警备。

  而就在今天,国外媒体爆出,中国一家生产电动滑板的公司因为侵权,在 CES 展台上被美国警察查办。

 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,或许只是败了一把别人的家;对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而言,将是又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。

  CES 即将落幕,不少人对中国厂商的参展数量和展示产品表示欢欣鼓舞,那么虚虚实实之间,你对此次中国创造在 CES 上的亮相打几分?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
    无相关信息

相关文章